经常想起来自己都要发笑,这一生,咋就鬼使神差吃了笔墨饭?其实,自幼我就是一个多动症患者,我过于热爱体育运动。然而,生不逢时,生不逢地,直到18岁读了中专,我才知道地球上有项运动叫足球,还有些非奥体育项目叫围棋、叫桥牌,至于什么击剑、滑冰等等玩意,不但见所未见,而且闻所未闻。即便这样,青少年时期的曾某,依然不失为闪烁在一定范畴内的体育明星。我曾经在决赛中,为我县获得1972年度内江地区少年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独得三分,曾经获得1975年度内江市中专运动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和团体冠军两块金牌。上班后,又被选拔为单位的男子篮球队主力队员,司职左前锋,优美的底线切入拉杆上篮经常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虽然这些成绩都没能达到专业的水平,但是,如果你知道了我精瘦的体格是怎样炼成的,知道了我三流的球技是怎样提升的,你一定不会不为我点赞。
镇上完小的全部体育设施,就是在学校一侧平出一块泥土场地,用条石砌出一个篮架,铁条扭成一个篮圈,地上用白石灰撒出四条边线,就因地制宜打造出一个篮球场。球场边还静卧着两张石板乒乓球台。学校按照教学大纲每周开有两节体育课。上体育课时班长带着我,到办公室抬出一个烂箩筐。箩筐里装有8个木柄手榴弹、6个拳头大的小皮球、两副板羽球,两副乒乓球拍,还有两个早已绝迹的篮球——一张留有一道口子的球皮,一个气球样的球胆。先把球胆从缝里塞进球皮,用气枪把球胆打胀,然后用牛筋像拴鞋带一样,把球皮的口子拉紧扎起来。这样组装起来的篮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,它在地上会跳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线路。体育课固定的程序是,先散开做一遍广播体操,再集中起来围着球场跑五圈,然后就解散了自由活动。其实自由活动一点不自由,4个小组轮流享受这仅有的一点体育器材。那个椭圆形的篮球我们最多能玩三到五分钟。
最高档的公办完小不过如此,到了读初中进入民办条件更差。但是,这里不乏修旧利废的智慧老师。学校组织我们挖出一个土坑,再组织我们挑来一些黄沙倒在里面。体育课时,做完广播体操,老师找来一根长板凳放在沙坑前,让我们排成长队,先围着坑坑洼洼的坝子跑一圈,然后跳上板凳的一端,跑到另一端再跳进沙坑。先看谁在板凳上跑得稳,再看谁最后一跃跳得远。校长骄傲地告诉我们,这一套奇妙的组合,既练了跑步又练了平衡木还练了跳远。锻炼出的效果是综合性的。
而现在的中学,体育设施是分了室内与室外的。室内是健身房,锃光瓦亮的各类健身器材,鳞次栉比、参差排列。喜欢练健美的、练体型的,可以在这里气喘吁吁并挥汗如雨。室外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,跑道包围着足球场。同样塑胶的篮球场并排着好几个,有机玻璃的篮板和棕红色的篮球,都是可以供正规比赛使用的标准器件。
今天的学生们,熟悉的是羽毛球和网球,他们大都没有见过板羽球,更没有见过系了牛筋的椭圆形篮球。那些喜欢NBA,喜欢篮球的孩子们,脚踏漂亮的篮球鞋,身穿印着乔丹和詹姆斯的23号球衣,自行车篼里装着标准的比赛篮球,在学校的露天塑胶球场上玩腻了,就经常花钱去体育馆操练,感受正规比赛的氛围。真正喜欢体育的孩子,很小就上了业余体校,有专业的教练按照科学的方法培训。到了中高考,能以体尖生的优势加分。
看到全副武装骑着跑车,从身边画着8字风驰而去的孩子们,我真想伸手摸摸他们的球衣和球鞋,摸摸他们车篼里的比赛篮球。我羡慕他们,更衷心祝福他们。
当然,我更要感谢这飞速发展的社会。人老了,给再好的体育设施设备,我也玩不动了。可是,客厅里竖着的彩色电视机是个宝物,每时每刻都可以把远在天边的最精彩体育赛事,搬到了我家来隆重举行。嗑着瓜子观赏这些节目,我的心与场上运动员的心同频激荡。
最新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